白灵菇品种选育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
发布时间:2025-04-11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新疆综合试验站2024至2025年度首批白灵菇品种选育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科研人员从250余个野生种质中筛选出30余个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核心种质资源。
在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新疆综合试验站的出菇室里,站长贾培松和团队成员忙于白灵菇的农艺性状鉴定工作,每个取样子实体需编号、拍照、留档,再按照《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白灵侧耳》完整、准确记录子实体形态、厚度、大小等20余项原始数据,并存档。
白灵菇主要生长于北疆荒漠地带,人工育种需要攻克原始种质资源丰富性、数量大、出菇条件要求高、选育周期长等难点。自2011年起,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新疆综合试验站就启动了野生白灵菇资源监测与人工驯化研究工作,并在全疆设立7个监测点和5个保育区。
贾培松表示,预计在3到5年内会形成1到2个性状比较稳定的可产业化的品种,在新疆的几个主产区进行示范推广。团队的目标是在新疆品种的覆盖率能达到50%以上,帮助农民提质增产增收。
(来源: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