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发现四个真菌新种,颜值超高→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员攻关团队在云南发现了四个真菌新物种,分别命名为:哀牢绿杯菌、版纳绿杯菌、老君绿杯菌和玉龙绿杯菌。该研究不仅丰富了我国绿杯菌属的物种多样性,也为真菌分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形态与分子数据支持。
云南是全球真菌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野生菌家族中,绿杯菌因具有漂亮的蓝绿色,形似杯子或盘子而十分独特,被称为“具有艺术细胞”的真菌。
绿杯菌属是一个世界分布属,目前全球仅有34个物种被报道。绿杯菌具有染色的“魔力”。在生物科技领域,绿杯菌属因其能够产生一种名为木青素的天然稳定蓝绿色色素而备受关注。这种色素在染料和光电子材料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哀牢绿杯菌
哀牢绿杯菌的模式标本发现于云南普洱的哀牢山腐木上,海拔为2430米。它的子实体具有蓝色至深蓝色子层托,表面具有宏观模糊不清的绒毛菌丝,中部和基部分叉的侧丝,以及梭形子囊孢子。
版纳绿杯菌
版纳绿杯菌的模式标本发现于云南西双版纳海拔665米的林中腐木上。它的子实体具有浅绿色的子层托,表面具有宏观模糊不清的绒毛菌丝,黑色的菌柄,退化的髓质囊盘被,细棒状不分支的侧丝,子囊在梅尔泽试剂中不呈蓝色,椭圆形子囊孢子。
老君绿杯菌
老君绿杯菌的模式标本发现于云南丽江老君山林中腐木上。它的子实体具有浅蓝色子实层,深蓝色子层托,表面具有宏观模糊不清的绒毛菌丝,中部和基部分叉的侧丝,以及相对较大的梭形子囊孢子。
玉龙绿杯菌
玉龙绿杯菌的模式标本发现于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它的子实体具有橄榄绿色至黑色的子实层,白色的子层托,表面具有宏观模糊不清的绒毛菌丝,丝状分支的侧丝,子囊在梅尔泽试剂中不呈蓝色,椭圆形至肾形的子囊孢子。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