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加工技术研究团队通过精细调控发酵参数,创新性地实现了对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高分子量内源性多糖(IPS)的定向生产。灵芝作为在中医药学中享有盛誉的药用真菌,因其蕴含丰富的多糖、三萜类化合物及多酚等活性成分而备受瞩目。这些成分赋予了灵芝卓越的抗氧化、免疫调节等药理特性。然而,传统的灵芝栽培方法不仅产量有限,且产品质量难以保证,这极大地制约了灵芝在科研及实际应用中的进一步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攻关团队的一项科研成果引发关注。研究人员对我国的34个地舌菌纲样本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系统发育分析和生态学比较,成功识别出14个物种,包括10个新物种,提出了地舌菌科10个新分类单元,同时讨论了该科两个最大的属地舌菌属(Geoglossum)和毛舌菌属(Trichoglossum)的形态特征。 这些新物种包括:云南黑地舌菌、丽江黑地舌菌、玉溪黑地舌菌、楚雄黑地舌菌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25年第2号),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归口的GB/T 45197-2025《食用菌鲜品流通技术规范》于2025年1月24日发布,将于2025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GB/T 45197-2025《食用菌鲜品流通技术规范》由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牵头,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院、湖南金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都雅乐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华县人民政府、云南云菌科技(集团)有
春节收假开工第一天,同城热搜榜中#云南人对菌子研究已是nextlevel#热度居高不下,热搜中《舌尖上的中国》片段视频里介绍到云南有900多种可食用野生菌,不同环境造就不同风味,云南人在研究的道路上“险中求鲜”,一刻不停。在冬季这个万物“藏”的季节,野生菌也早早在山野林间退场养精蓄锐,但云南人的餐桌离不了这一口“鲜”。2月5日,记者走访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场,发现当前市场内仅有松露一种野生菌在售,其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加工技术研究团队通过湿磨匀浆结合温度循环策略及超滤制备获得大球盖菇蛋白(SRA)和羊肚菌蛋白(MEP),分子量在 65 - 120 kDa 之间,具有完整氨基酸组成和典型 α- 螺旋结构;两种食用菌蛋白在对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肥胖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为食用菌功能性蛋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挖掘预防和治疗 NAFLD 及肥胖相关疾病的天然营养物质提供了新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2025年1月21日文件公布,贵州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推荐的由贵州省农科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提交的2个主导品种红托竹荪新品种“黔荪yzs020”和香菇新品种“蓝梦1号”、2项主推技术“贵州省红托竹荪菌包脱袋覆土栽培技术”和“红托竹荪林下栽培技术”,全部入选2025年贵州省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其中红托竹荪新品种“黔荪yzs020”入选全省十大农业主导品种。据悉,红托竹荪新品种“黔荪
1月19日,吉林省菌物学会成立大会在吉林农业大学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李玉、李天来,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付帅,吉林省工信厅副厅长田志萍,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韩宇鸿,学校校长李启云,吉林省植物病理学会会长、副校长孙文献以及省直、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全国食药用菌领域高校院所、行业组织、重点企业等代表,学校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副校长马红霞主持会议。郭良栋代表
中国人将一日三餐称为“饭菜”,也就是菜和粮,但有类叫“菌菇”的蔬菜十分特殊。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粮食英雄”评选中将其视为“广义的粮食”,并提出“一荤一素一菌菇”是21世纪人类最佳饮食结构。关于蘑菇益处的研究非常多,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近期一项涉及60万人的大型研究又提出,食用蘑菇与较低的全因死亡风险相关。从古代“菜粮” 到现今第五大产业古人创造“菌”字时,或许认识到它的粮食属性,将代表粮仓的“囷”放
版权所有 2021 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0215476号
本网站所有产品的创意策划及内容的审核发布均由江苏星天下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全权负责。
本网站产品图片或内容仅供参考,请以产品实物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