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院士在2025食用菌全产业链(厦门)创新博览会上的讲话(2025年4月14日)在经历了十四届漳州蘑菇节之后,我们再次在厦门相聚。可以说,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个平台、这个风向标、这个展会。经过四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食用菌产业现已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国内外经济和贸易形势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如何在大发展的前提下应对当前特殊的历史时期,是我们中国蘑菇人,特别是
新鲜蘑菇的销售,无论是常规、有机还是异国蘑菇,近年来都出现下降。美国Mother Earth Organic Mushrooms公司外勤销售协调员Mark Kreiner说:“在新冠疫情期间,我们看到新鲜蘑菇的消费出现了一次短暂的上升,这是消费者因疫情而选择在家烹饪和寻找健康食品选择的结果。”与新鲜蘑菇相比,一些消费者已逐渐转向蘑菇茶、蘑菇咖啡、蘑菇粉、蘑菇干酪等产品。近年来,这些产品在年轻人群中
2025年4月14日上午9:50,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食用菌新种质资源创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福建省食用菌学会、福建省食用菌行业协会、福建省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同主办的“2024中国食药用菌区域品牌价值发布会”在厦门佰翔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李玉院士、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徐小虎、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黄晨阳等百余位行业代表共同见证榜单揭晓。
据DoRobotReport报道,加拿大蘑菇采摘机器人开发商4AG Robotics在B轮投资中获得了4000万美元的投资。该公司计划为满足在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使用的机器人收获平台“Forager HX-400”的需求投入资金,并宣布荷兰和美国也将很快进行新的投资。根据4AG机器人公司预计,到2030年全球蘑菇行业销售额将超过700亿美元,但该行业正面临持续的劳动力短缺和利润率下降压力的挑战
云南到底有多少野生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员团队历时近两年,对高黎贡山不同海拔高度及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大型真菌开展了系统的野外考察和标本采集工作,在研究9400多份标本基础上,该团队发表了21个新种、1个中国新记录种和1个云南省新记录种。相关成果刊载在《真菌学》等主流期刊上。此次杨祝良研究员团队在高黎贡山发现的部分真菌新种。(a)黄盖萨氏丝膜菌;(b)淡紫萨氏丝膜菌;(c)污盖萨氏丝膜
7月31日,韩国国立森林科学研究院宣布,通过与国立经国大学林学系郑振富教授研究团队的共同研究,确认了绣球菌具有抑制体内脂肪积累、诱导脂肪分解及产热(减肥)的功效。研究团队向主要应用于脂肪细胞分化的3T3-L1细胞中添加了不同浓度的花송菌提取物(SL30E),并分析了脂肪积累的程度。结果表明,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脂肪积累显著减少。特别是在与目前广泛使用的膳食补充剂西伯利亚接骨木提取物(CQR-30
7月25日,中国·云南野生食用菌交易中心数字化交易平台在易门县上线运行,标志着易门县野生食用菌产业正式踏上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新赛道,迈入“以数管市、以链强业”的新阶段。 中国·云南野生食用菌交易中心数字化交易平台吸引人们关注。据介绍,该平台是提升易门野生食用菌品牌形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更是易门县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新疆综合试验站2024至2025年度首批白灵菇品种选育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科研人员从250余个野生种质中筛选出30余个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核心种质资源。在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新疆综合试验站的出菇室里,站长贾培松和团队成员忙于白灵菇的农艺性状鉴定工作,每个取样子实体需编号、拍照、留档,再按照《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白灵
版权所有 2021 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0215476号
本网站所有产品的创意策划及内容的审核发布均由江苏星天下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全权负责。
本网站产品图片或内容仅供参考,请以产品实物为准。